南安電視台記者到奎霞中學採訪閩南俚語進課堂情況

俚語是指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詞語。在我們閩南地區,也有一些這樣的俚語。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群的遷徙,這些俚語慢慢地,知道和傳播的人越來越少了。“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舉鋤要掘芋掘呀掘掘仔掘掘著一尾旋留鼓依呀夏都真正趣味”,一首朗朗上口的閩南語歌曲《天黑黑》觸動許多咱厝人的心靈,“樸實的音樂流淌著濃濃的閩南風情”,棕衣、鋤頭、蒲扇、紅磚古厝……這些場景再次打開了人們的記憶之門,扣人心弦。


為了推廣傳承這一閩南文化,在南安的部分中學,就開展了閩南語特色教育,將這一閩南文化直接搬到講堂裡。9月22日上午,南安電視台記者走進奎霞中學採訪閩南俚語進課堂的情況,他們進入課堂聽了卓素敏老師的一節閩南俚語公開課,採訪了老師和學生,並深入學校實地查看了閩南俚語展覽室、文化牆、宣傳材料等等。

“學好三年,學壞三日。它的意思呢,就是一個人的話,要學好不容易,然後要學壞很容易。學好三年,學壞三日。”

“學好三年,學壞三日。”、“一人苦一項,沒人苦相同。”、“打虎著親兄弟,蒸果著同妯娌。”……在奎霞中學初三年三班的教室裡,正在進行著一堂閩南俚語課教學。儘管有些閩南俚語我們耳熟能詳,但具體怎麼解釋,甚至有些閩南語的發音,學生們並不十分清楚。對此,老師會先教怎麼說,再結合案例和名言,解釋其中含義。不同於一般的文化課,閩南俚語課顯得更加趣味橫生。

石井鎮奎霞中學初三年三班 卓雨馨:

覺得很有趣,瞭解更多的閩南的比較有趣的一些文化,學到一些做人行事的一些道理。

在奎霞中學,也有不少外地學生,他們對於閩南俚語的學習也是興趣盎然。

石井鎮奎霞中學初三年三班 汪林春:
俗語不太熟,都沒聽那些本地的有在講。很好學,也很好玩,對做人很好(有教育意義)。

石井鎮奎霞中學初三年三班語文老師 卓素敏:

借助這樣的一個課堂,把我們的這一種文化精髓繼續地傳承下去,讓更多人瞭解我們閩南(俚語)文化的特點,還有它的趣味性。

教材由奎霞旅港僑胞組織編撰

奎霞中學現有學生430多名,每一班每週都有一堂課專門來學習閩南俚語。學生們使用的教材,是由奎霞旅港僑胞林和安組織編撰的《閩南俚語》一書。《閩南俚語》歷經三年收集,於今年編著完成,共收錄300多條閩南俚語,並配有圖文解說,生動形象,製作精良。

根據兩岸用語習慣,林和安先生先後推出《閩南俚語》大陸版、台灣版、教材版等共5個版本,印刷上萬冊,免費供給包括奎霞中學在內的一些泉州中小學當做教材,並帶到兩岸三地交流,更好地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傳承推廣閩南文化。

石井鎮奎霞中學校長 卓雙藝

閩南俚語沒有長篇闊論,嚴於說教的感覺,但卻蘊含著許多先輩的生活智慧。我們學校主要是通過校本課程,還有校園網,校報以及我們的校園文化(宣傳)來進行推廣,通過家長、社會來進行宣傳,從中讓學生去學到一種課本上不容易學到的像一些感恩教育、為人處世,一些文明禮儀行為的教育。

註:閩南俚語現已編印成書,目前出版了《閩南俚語》精裝版及簡體版、台灣簡裝版等四個版本,並根據主要內容,在奎霞中學、龍風中學等印製了本校的校本課程教材。如果需要選購,可訪問我們的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gan.com.hk ,點擊上方“立即購買”按鈕。

【返回閩南俚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