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电视台记者到奎霞中学采访闽南俚语进课堂情况

俚语是指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在我们闽南地区,也有一些这样的俚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群的迁徙,这些俚语慢慢地,知道和传播的人越来越少了。“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举锄要掘芋掘呀掘掘仔掘掘着一尾旋留鼓依呀夏都真正趣味”,一首朗朗上口的闽南语歌曲《天黑黑》触动许多咱厝人的心灵,“朴实的音乐流淌着浓浓的闽南风情”,棕衣、锄头、蒲扇、红砖古厝……这些场景再次打开了人们的记忆之门,扣人心弦。

为了推广传承这一闽南文化,在南安的部分中学,就开展了闽南语特色教育,将这一闽南文化直接搬到讲堂里。9月22日上午,南安电视台记者走进奎霞中学采访闽南俚语进课堂的情况,他们进入课堂听了卓素敏老师的一节闽南俚语公开课,采访了老师和学生,并深入学校实地查看了闽南俚语展览室、文化墙、宣传材料等等。

image

image

“学好三年,学坏三日。它的意思呢,就是一个人的话,要学好不容易,然后要学坏很容易。学好三年,学坏三日。”

“学好三年,学坏三日。”、“一人苦一项,没人苦相同。”、“打虎著亲兄弟,蒸果著同妯娌。”……在奎霞中学初三年三班的教室里,正在进行着一堂闽南俚语课教学。尽管有些闽南俚语我们耳熟能详,但具体怎么解释,甚至有些闽南语的发音,学生们并不十分清楚。对此,老师会先教怎么说,再结合案例和名言,解释其中含义。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闽南俚语课显得更加趣味横生。

image

image

石井镇奎霞中学初三年三班 卓雨馨:

觉得很有趣,了解更多的闽南的比较有趣的一些文化,学到一些做人行事的一些道理。

image

在奎霞中学,也有不少外地学生,他们对于闽南俚语的学习也是兴趣盎然。

image

石井镇奎霞中学初三年三班 汪林春:
俗语不太熟,都没听那些本地的有在讲。很好学,也很好玩,对做人很好(有教育意义)。

image

石井镇奎霞中学初三年三班语文老师 卓素敏:

借助这样的一个课堂,把我们的这一种文化精髓继续地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我们闽南(俚语)文化的特点,还有它的趣味性。

教材由奎霞旅港侨胞组织编撰

image

image

奎霞中学现有学生430多名,每一班每周都有一堂课专门来学习闽南俚语。学生们使用的教材,是由奎霞旅港侨胞林和安组织编撰的《闽南俚语》一书。《闽南俚语》历经三年收集,于今年编著完成,共收录300多条闽南俚语,并配有图文解说,生动形象,制作精良。

image

根据两岸用语习惯,林和安先生先后推出《闽南俚语》大陆版、台湾版、教材版等共5个版本,印刷上万册,免费供给包括奎霞中学在内的一些泉州中小学当做教材,并带到两岸三地交流,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推广闽南文化。

image

image

image

石井镇奎霞中学校长 卓双艺

闽南俚语没有长篇阔论,严于说教的感觉,但却蕴含着许多先辈的生活智慧。我们学校主要是通过校本课程,还有校园网,校报以及我们的校园文化(宣传)来进行推广,通过家长、社会来进行宣传,从中让学生去学到一种课本上不容易学到的像一些感恩教育、为人处世,一些文明礼仪行为的教育。

image

注:闽南俚语现已编印成书,目前出版了《闽南俚语》精装版及简体版、台湾简装版等四个版本,并根据主要内容,在奎霞中学、龙风中学等印制了本校的校本课程教材。如果需要选购,可访问我们的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gan.com.hk ,点击上方“立即购买”按钮。

【返回闽南俚语列表】